经济日报评论员: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开放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必须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开放是推动改革的动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意味着中国将继续通过扩大开放推动国内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在更深层次上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和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为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通过简化通关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措施,不断优化外贸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如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拓宽外贸渠道和提升外贸竞争力。, 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通过加强同共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深化经贸产能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等措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确保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开拓广阔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面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以开放促改革,推动制度型开放取得新突破,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开放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机遇。 (经济日报评论员),
原文链接:http://www.nsgz.net/a/doc/web/news/guonei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