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中国改革新蓝图释放开放新红利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到力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从多次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准入;从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搭建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平台……过去十多年,中国开放的成色越来越足。中国连续7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对外投资连续11年稳居世界前三、资金流向覆盖15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深度前所未有。,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开放日益成为“稀缺品”。面对人类共同的发展难题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来自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成功实践,也是把握经济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更展现出与世界共享机遇的决心与担当。,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简单来说,就是国内的经贸规则要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这一点在全会上也得到强调。《决定》要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外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制度性交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国际贸易和投资将更加自由和便利化;中国将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经济,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这其中,全会对扩大利用外资作出的重要部署,以及里面蕴含的“加减法”,尤其受到外资关注。从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到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完善境外人员来华便利制度等,一“加”一“减”之间,外资能参与的领域变多了,外国人来华旅行、居住、医疗、支付等更方便了。另外,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这一“等号”,则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吸引外资规模近5000亿元,处于近10年来的高位。这是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投下的信任票。,  “观察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以及西方可以学到什么,都非常有启发。”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这样评价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可以预见,中国将坚定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向世界释放越来越多的开放红利。,  (国际锐评评论员),

原文链接:http://www.nsgz.net/a/doc/web/news/guonei7278.html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