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强调要通过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努力回答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开展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基层一线思政“大课堂”的独特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牢牢把握实践育人这个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始终如一地鼓励、引导、支持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走向田野、走向车间、走向山林,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瞩目成就和蓬勃生机,切身体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努力激发小我融入大我、个体学业汇入民族大业的家国情怀,从而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其次,坚持心怀“国之大者”的崇高理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领悟透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行走的思想传播者;追溯红色记忆,访谈历史人物,挖掘英雄故事,体悟革命情怀,做红色血脉的赓续者;围绕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展示青年使命担当;聚焦基层治理,赋能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高水平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感受乡村振兴深刻变化,学习智能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文明进步和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 再次,用好项目化管理这个有效方式,做实做细“项目思政”。比如,西安财经大学实施202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集中推出“聚焦发展成就,坚定理想信念”“遇见绿水青山,共建碧绿江河”等9个专项实践活动;北方工业大学2024年“青年行万里路”大学生暑期实践聚焦“汇聚思想伟力之路”“奋进强国复兴之路”等四大板块;山东大学实行思政、专业双导师制度,每支团队须配备思政导师,以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项目化管理有利于凸显项目中心主题,打造多元实践格局,产出具体实践成果,最终形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闭环。,【新闻随笔】,
原文链接:http://www.nsgz.net/a/doc/web/news/guonei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