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丨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外贸创新高

  “我们在三维感知、AI大模型、双目视觉技术、大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申请技术专利累计超过1000项。正是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帮助我们走向更多海外市场。”云鲸智能创新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峻彬介绍,每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公司会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新产品。,  领先的技术储备、完整的产品体系、新型的销售渠道……正是不断激发中国外贸澎湃活力的动能所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7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增长,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5%以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我国外贸竞争力越来越足。从奥运相关体育器材到功能多样的电子产品,从智能“绿色”船舶到性能领先的集成电路……显著的产业链供应链竞争优势、强劲的创新动能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支撑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快速增长,不断在海外圈粉。,  比如在宁波,目前每5家外贸企业就有4家从事跨境电商,各类跨境电商企业超2万家,在全球建设经营海外仓233个。“我们通过全球供应链,将货物配送至国外码头、仓库、超市等指定地点,为中国商品出海摁下‘快进键’。”宁波亚集物流有限公司场地负责人林华说。,  随着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全球更多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满足百姓消费升级需求,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7月,我国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进口规模的稳步扩大,进一步反映出国内市场持续恢复、企业预期稳定趋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总值占国际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一季度,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13.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初步测算,上半年份额稳定在14%左右,继续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未来,随着改革举措落细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持续见效,外贸新动能加快培育,企业经营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外贸将保持稳中向好。(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www.nsgz.net/a/doc/web/news/guonei7174.html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