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
江苏省报业集团
导航折叠切换
首页
南京本地
政治要闻
综艺明星
教育文学
健康身体
经济金融
生活文化
艺术乡建:艺术与乡村的双赢实践
近年来,艺术乡建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师生深入乡村大地,通过艺术手段参与乡村建设,传承乡村文化,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星堆遗址玉石器考古迎来新进展
经专家初步判断为玉石器“生产车间”,年代为商代中期,距今约3500年至3400年,比三星堆祭祀坑的埋藏年代更早。
距今两千两百年或更早——藏北岩画考古有新发现
青藏高原分布着青海湖、色林错、纳木错等著名的高原湖泊和冰川、河流,它们既是高原生态保护的重点,也是孕育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摇篮。
暑期“文博热”升温 多家文博场所进入“夏令时”
穿过春秋战国的烟火,载来诸子百家的争鸣,正值暑假,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上的舟楫”展厅里游客络绎不绝,各个时期的运河船只模型让人目不暇接,借助相应设备还能一窥船的内部构造。站在模拟复原的“沙飞船”甲板上,游客能感受河流涌动,看到古时大运河畔的繁华景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重要法宝,也是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求。
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为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了方向指引。
京畿大地:文化一脉绽芳华——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十年调查
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三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不仅是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的积极探索。
【我与光明日报】75载,与光明始终同行
2023年10月,光明日报记者发来邀约,他们将举办光明周末沙龙,请我写几句希望和寄语。我写下了“光明日报政治敏锐度高,勇于维护真理,知识面丰厚,使我们常读常新,深受教益”。
【文化评析】文博大展一票难求,供需矛盾如何破解
日前,“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20万张“早鸟票”销售一空,展期也被全部约满。无独有偶,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也燃爆京城,成为暑期热门打卡地。
【光明论坛】延续历史文脉,赋能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既要精雕物质“面子”,也要夯实生活“里子”,更要厚植文化“底子”,传承好文化根脉,让文化遗存绽放时代新韵,让城市容貌焕发时代光彩。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