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如何走稳转型路——大连装备制造业发展调查

大连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一直在工业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列。如今,大连已在绿色制造领域推出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潜力逐步得到释放,绿色正成为大连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亮丽底色。

安徽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累计紧急转移安置10.5万人

安徽省气象台25日9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未来24小时黄山、池州南部、宣城南部等地有大雨到暴雨,其中黄山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毫米~15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可超60毫米)、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运河文化说 | “大运河织就的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6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凝聚着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与智慧。

长三角一体化促共富的示范探索

2021年5月,浙江开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路,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2022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会同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区一县政府,公布跨省域协同推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从示范区辐射整个长三角,我们努力在产业协同创新、区域城乡融合、居民就业增收等领域,形成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

一天体验四季,随手拍都是写真

)“甘肃的温差很大,中午穿短袖吃冰西瓜,下雨的晚上就有秋冬的感觉,要穿上大衣才暖和,还蛮新鲜的。”23日,“说如意甘肃——海峡两岸媒体人走进白牦牛故乡”主题活动在甘肃进行中,台湾青年自媒体人阿雅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她对甘肃的感受。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20秒看手绘大运河美景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文物里的国潮”创意策划项目推出开篇之作:手绘长卷《源远流长——中国大运河漫记》。

黄山8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 通信通电恢复正常

截至6月24日17时,安徽省黄山市各河道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该市188座水库有85座超汛限水位,其中中型1座,小型84座。

连续25年 “插秧专列”开进三江平原

5月7日,“插秧专列”K5161次列车从绥化站驶出,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等地的300余名“插秧客”乘坐该专列奔赴三江平原进行春耕生产。这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连续第25年开行的“插秧专列”,从2000年开始开行首趟“插秧专列”,至今已有近190万人次搭乘专列前往三江平原。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环球网评:挖掘运河精神内核,在“何以中国”中读懂“盛世中华”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殷嘱托。

可装载24188个集装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出海试航

5月7日,“中远川崎397”集装箱船出海试航(无人机照片)。当日,由江苏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中远川崎397”集装箱船出海试航。该船长399.99米、型宽61.3米,型深33.2米,可装载24188个国际标准集装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