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个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答记者问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应当充分听取个体工商户以及相关行业组织的意见,不得对个体工商户制定或者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

权威解读:20条优化防控措施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科学性和精准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20条措施,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把各项优化措施落实到位。20条优化防控措施中,对外防输入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包括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1次等。

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科学性和精准性——解读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的交通运输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此次修订发布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正是交通运输部积极响应中央精神、贯彻落实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的体现,这对于科学精准开展交通运输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正常出行、确保交通物流运行顺畅、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答记者问

《规定》中所称的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深度合成服务的组织、个人。深度合成服务技术支持者,是指为深度合成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组织、个人。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19日对外发布。意见出台的总体考虑是什么?怎样理解其内涵?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每逢年末,我国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部分进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进行调整。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9日对外发布公告,明确了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防控政策调整时机是如何确定的?专访梁万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那个时候不行,那个时候我们整个老年人群,我们整个加强针的疫苗接种水平没有达到我们预期保护的效果。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央行相关负责人详解2022年金融数据

面对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金融举措持续发力,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持。去年全年新增信贷重点投向哪些领域?今年金融举措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答记者问

在前端,坚守板块定位,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严格审核,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在廉政监督方面,坚持和完善对交易所的抵近式监督和对发行审核注册的嵌入式监督,从严管理审核注册人员、“两委”委员,坚决整治政商“旋转门”。

中国以工代赈“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国家发改委释疑

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颁布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将于3月1日起施行。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返回顶部